大部分美式國際學校在入學考試 ,或是學校內部的學業評估考試中,會采用MAP考試評估體系 。
由于MAP測試本質是自適應體系,題型跨度大,覆蓋內容多 ,在備考MAP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:針對孩子所申請的年級,確定目標分數,并對應各科分數段的題型進行練習。
那么 ,國際學校入學考試中的MAP測試的分數是什么?要看哪個指標?考多少算高呢?
今天就為大家一一解答。
MAP測試的題目難度是按照RIT值(Rasch Unit)劃分的,也就是在成績單上經常以三位數形式出現的這串數字。
簡而言之,這個RIT值其實就是MAP測試的分數值 。孩子平??荚嚳嫉降姆謹? ,對應的就是這個RIT值。
但和平常標化考試(比如雅思、托福 、高考)中的分數概念不太相同,RIT值是用來衡量孩子所處學術水平的一個綜合指標分數。
所以,RIT值是沒有所謂“考滿分”這種概念的 ,因為它更強調孩子當前的學術水平在同級生中屬于哪一個水平 。
但當然,RIT值并非完全沒有限制,它是有一個置信區間的 ,孩子們一般參加完MAP測試的分數,會在120-250分這個區間進行波動。
如上所述,MAP測試中的“分數 ”——也就是RIT值,因為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分數概念 ,那么自然就不能單靠孩子考的分數高低來判別學術水平。
說到這里,家長們可能會有些懵 。下面,就來舉兩個簡單的例子。
在 傳統標化考試中 ,比如國內公立學校平常的期末數學考試,滿分是100分,不同年級的兩個孩子都考到了50分 ,這確實能說明, 這兩個孩子無論是二年級還是六年級,相比于同級生 ,這個成績都說明他們的數學是比較差的、是不及格的。
在 國際學校的MAP測試中,不同年級(假設是二年級和六年級)的兩個孩子在MAP數學科目中如果都考到了200分,那么 ,是不能直接說明他們成績的好壞程度是一樣的 。而是:相比于同級生, 二年級考200分的孩子,成績是優秀的;六年級考200分的孩子,成績是中下程度、不太理想的分數。
這就是MAP測試和傳統標化考試最大的不同 ,它不局限于一個固定的分數值,它是一個衡量孩子學術水平程度的動態分數指標,同時強調孩子的成績和同齡人比較 ,更確切地說是和同級生的平均分比較。
簡而言之,不同年級的RIT值,對應的平均分是不同的 。如果孩子的學術水平是穩定上升的話 ,那么孩子在MAP測試同一個科目上的分數也是循序漸進,隨著年級的提高而逐步增加。
那么,怎么知道孩子在不同年級該考多少分才算是正常呢?換句說話 ,每個年級的MAP測試科目平均分是多少呢?
這個時候就可以借助NWEA官方發布的《全美學生平均RIT平均值分布表》來查看了。這個表列出了不同年級的美國學生在MAP測試各個科目中的平均分。
以上列舉了MAP測試??嫉娜齻€科目各年級平均分,也就是圖表中Mean那一列 。
此外,需要注意的是 ,在表里,NWEA把一個學年分為了3個學期,分別是
舉個例子,對于MAP測試語言使用(Language Usage)科目 ,一個剛升三年級(也就是Grade 3)的孩子,考多少分是平均水平呢?
查表可知,剛升三年級 ,也就是G3的秋季學期,對應的平均分為187.71分,也就是說 ,孩子只要在這個時段的MAP測試成績在187-188分左右,就說明是剛好在中等水平,成績超過了一半(50%)的美國孩子。如果考到更高分 ,那么也就是孩子能力更高,排名也會更前。
老師說得比較細,有部分家長朋友可能還是覺得比較繞 。所以小小地總結一下:
MAP測試的分數指標就是RIT值 ,會隨著孩子的學術水平提高而提高;
RIT值高,說明孩子成績好;
RIT值低,并不一定說明孩子就是成績差,可能只是中上水平;
只有RIT值低于年級平均分 ,才算是成績差或不理想。
以上就是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相關內容,相信家長朋友們花時間看完后,對此應該有一定的認識了。